舌尖的躍動--週日老巷遇見老院子
餐末 飛來一筆 許是撐傻了 歲月掉了一日
懷舊踏古風 讓小學作業簿鎮在案上
食客仍能甘之如飴
早倒轉些年歲
這本子見了 恐令人食不下嚥啊
單行道的匆匆一瞥
孰知 轉個彎
倒也火速解決停車問題
老巷的難處是難停車
好處是停了就無收費問題
老房子 老院子 老洋房
名不同 卻也源出一脈
小小 巧巧 坐落著花草與老物
難得的是還覓得著這古老的風琴
應不及百年 時人不如今人高壯
舊樓總是矮了些 最愛的是一方陽臺
甭說年輕人 上了年紀的人也難得寫信
遑論寄信了
骨子裡的老靈魂 引入書信往返的迷戀
信箋後的簽名 總愛玩些花樣
那樣的情意 愈寫愈濃
入口處的裁縫車及電視機 看來還不甚老舊
呵!因為自家老宅的 還有更老更大的
拉門電視機
停工十餘年後
爹娘挖去機心 賦與新的任務
實用的收納櫃
心中瞬息閃了一抹念頭 雨來了可怎好?
幸好
久無大雨
嗯!亦非全然幸耶!
凡事本一體兩面
幸與不幸端賴需求之異
擺飾用的窗檯
杵著高腳椅 賴著望窗品茶可不賴?
主人家 留著
擠滿小物的空間
此處 空著一點白
這等階梯的記憶剩存幼兒園
也不錯
至少降低恍神機會
樓梯間 內凹處起始 串起了臺灣早期的民生用品展
這東西可老了
有點年輪的我 沒見過
即登二樓平台前 猛往上瞧
記憶中
這些磁磚活在古老的浴室中
如今
主人請出 在咱們頂上
特出意
這等擺設不算精巧 直是家常
古樸與老舊的時光走廊
點綴著一室的手機與朱唇笑語
偶有穿越之莞爾
有些應是仿古 飽滿串蒜自飄香 無
紅綠老檯燈 早十幾年前 各家各戶應棄了吧
很可愛的人們
原惜舊愛物者眾 望物思情
人呀!
急著長大
氣著拒老
沉著懷舊
甜著思想起呀~
那是一段
必經又曾急於撇開的童年
思啊想起
酸中帶甜 甜中帶酸
回不去 忘不了
真奇
每見偉士牌機車 便想起羅馬假期的奧黛麗赫本
奧黛麗赫本 珍.古德
是我心中美女的典範
愛她們曾有的青春
愛她們曾有的皺紋
愛她們永恆的雅緻
文質彬彬 內外兼修
醫美整不出的美麗
是善念與教養
早期的房子喜歡挖空當置物櫃
此店特地留下磚牆
難得此櫃 特地鋪片木
真是 一派的家常
座中客 一派的自在
現代人
需要的是一方 喘息的緩衝帶
雜著家的味道 是好的
一壁陶磁品
見證嘉義少地震 或 黏得特緊?
忒眼拙
坐了好一會兒才發現鐵絲捲成的是
鴿子 敷著蛋的鴿子燈?
好文創的臺灣
都市小巷弄中的落地窗
迎進的是充滿希望與溫暖的嬌陽
鄉下長大的孩子
莫名的熱戀陽光
右牆上的壁飾真可愛
不禁 會心一笑
那幾樣 大多還在娘親手中揮舞著
帶老人家一睹
鐵定被訓斥一頓
這種飯菜我也會煮
這種東西家裡就有
看什麼啊?
時間
停留在心性純粹的人身上
除了前頭的落地窗 上頭還敞了一列小天窗
這就是生活 這就是科技 這就是創意
美學與科技 本應立基生活之上
人嘛!不就是為還有生命時而活的嗎?
迎來的光進不了深處
後半多開列窗
門窗共迎尚不夠
便 開燈吧!
為自己也為他人 留一盞亮光吧!
這壁牆 顯得淒涼 勉強了些
許是 主人創思不上吾心
呵!五個燈
沒見過
主人隨客繁而忙 未得空問
是水果盤?
有些瑕疵 破損是好的
用的人 壓力小些
難為的是 微高者 腳長者
無以容膝
簡簡單單的青茶
簡單但夠味的梅子醋
很涼口 對味
思想起 早期巷弄辦桌的杯子
今時 約莫換成塑膠杯或紙杯
猶記 政府推廣以避B肝流傳
事後 醫學證明多此一舉
但 回不去了
已慣了 不信任玻璃杯能洗卻B肝人的口水
這世界啊!
事實往往不那麼重要
活在自家設想的世界 是安心的
義大利麵的濃湯與餐包
超濃郁的濃湯 湯如其名
和他家相較下 很實在的義大利廟
色香味兼顧 量也極大
適合胃大的人吃
即使好吃 塞不下
紅燒鮮魚
見了魚 想起了娘
這道菜鮮於外食中品嚐
自幼
娘說 吃魚才會聰明 考試才能考得好
因此 餐桌上必見魚 各展風貌的魚餐
可
我還是蠢呀!
這條魚 不只大還厚實
極極極勉強的嗑光
怎能捨下難見的一整條紅燒鮮魚呢
因此 省了晚餐
自午撐到晚
蜜汁雞腿
因用餐人餓著催促
忙中有抖 雞腿也不成雞腿了
其實
真的不是精巧的餐點
中了這麼多人的味
約是家的味道吧!
尋常挑食症重的 瞬間嚥下經切割的雞腿
想是 好吃的
飽餐飯足 掃盡一盤一杯
有進有出
再進更深處
節約又耐用的洗手檯
遙想起<桂花巷>的電影畫面
尋常人家 過的無非能省則省的日子
日子一樣過著
飯依舊吃 人依舊親
臺灣 可愛的小島
島上的居民 無分軒輊的愛花草
無論朱門柴扉 門口窗前顯乏綠意
傳遞的是家的馨香
豈能獨漏方便一隅
念起娘的魚
我會來
後記--剛完文.地震了
朵朵紹乎心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舌尖的躍動--週末午后甜美的擁抱
好個明亮的週末 晴陽邀賞的青春
理應覓個佳處 埋個甜味
這扇窄店面 被高大的牙科診所與nani 擁入懷中
不特意瞧一眼 極易閃晃而去
特意瞄了一眼 又易誤認精品小店
門裡門外甜美小花充斥著
這股子甜味蜜意
迎合女人的脾味 女人嘛! 遑論數字 直是女人
若幸而老得拄杖緩移 恁是愛花
面對大門的左手邊是一瓣瓣的粉
面對大門的右手邊是一葉葉的綠
主人懂風水吧!
水可是往裡流的 半點兒出不去
古云:左青龍 右白虎
龍得流水 悠游自在呀!
換個大特寫
贈予關在密室 似不得喘息的熊仔們
透亮的窗 偌寬的道路 頗自在舒心的花草
羨慕嗎?
超粉暴的小凳子 潔晄的入口 精心的小布置
主人當是極細膩又具童心的老小孩吧!
嗯!客亦如斯夫?
先上場打招呼的是一壺花草茶
薄荷及鼠尾草 頗清香順胃 適合化去待會兒的甜膩
粉紅玫瑰花及小雛菊 在小嫩綠的襯托下
顯得甜而不膩
底下壓著的鏤空飾紙
雅~
清黃溫熱緩汨 因著不餓 淡然賞之 自成趣
想這主人美感極佳 留著托盤的原木 小匙的素白
生活應如山水畫 留個白 整幅才得以活跳而出
朵朵紹乎心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舌尖的躍動--綿雨的假日饗宴
風飄雨散的午后 信步隨想
駐足潔靜古樸的鬧市長店--龍涎居
坐定 抬頭輕望 占據滿眼的是一空的
一式紙燈籠
仔細一瞧 每盞燈的題字互異
當是手書 非印製者
深色原木桌椅 無太多花稍
襯得質樸 雅靜
食物一如裝飾 一任的主軸--麻油
一任的質樸--古早
薄嫩的雞血壓著不嗆的醬油
上鋪著滿滿的薑絲
相當適合小女子的雙唇開合
很舒服的厚度
尤其嫩而不爛的口感
甚覺細緻
這主廚極為大方
豆干便是豆干
沒啥遮掩 毫無修飾
大喇喇地 立著
一盤不過五塊 塊塊姿態不一
夠個性的
口感?
顯然滷得忒久 滷味陷滿四處
夠回香
這盤高麗菜
家常的家常
家常到無言可喻
一徑的<食材>盡展
主角來囉
麻油麵線 具北港濃郁的麻油香
離去時 忍不住多問了一句:<北港人?>
年輕的老闆娘 羞赧地輕搖了小腦袋瓜子
憶起
長輩常說 胃不好時 一早空腹以苦茶油拌麵線
極好
湯沒了 來杯酸梅汁
尚可
因為 極少店家供應鄙人專賞的無糖飲
常人喜甘甜 愚特喜無糖 唯拒吃苦
藥苦時入喉 食物賞懷 赦免苦矣
佳餚珍饈 古店名廚 小巷華廈
滑胃暢懷足矣
按圖索驥 搜寶自適 美事
任性順足 心隨食飽 美事
細嚼慢嚥 品餚樂心 自回味
撐了 走走 晃晃
累了 歇歇 喝喝
雨中 來壺溫熱玫瑰茶
香茶潤喉 疼惜在心頭
既來壺熱的 另玩杯冰的
不過 圖個歇腳 甭管美味否 雜誌新穎否
隨意任看 不須入心
微酸的檸檬冰沙 雨中入口 自是加乘
不禁 微顫
可惜 再酸些 更好
這樣的雨中午后饗宴自饗
甚佳
朵朵紹乎心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舌尖的躍動--善待自己的養生早餐
忙亂了數輪寒暑 愧對臭皮囊
拾來的清閒 溫和陽光喚醒手的溫度
送自己一份養眼的養生早餐吧~
知識氾濫的數位線上
某勸蔬果養胃 某誡疏果寒身
思來想去 徒增華髮
罷了耶
心爽 胃爽
瞧~
忘了農藥 這盤草莓不就單純的美和甜
清早入胃 甜得開懷
再來盤近年也莫名高雅的小蕃茄
猶記
兒時的蕃茄不是極親民之價?
分毫必較是持家守則一
但墨守成規卻也傷身第一
就縱情吧
掂它時價幾多錢? 且拋卻了
圖個暢懷
圖個美色美味 或是新世代的美胃新守則首要吧
就讓這餐一路紅到底吧
白米+麥片+高麗菜+小豆芽+洋蔥+枸杞+紅棗
忒滋生的唄
為啥
沒啥
手邊有的 記得的
一股腦兒的放進電鍋熬個三次
入口生津 雙唇生潤
爽
養生美餐中 最為貌寢的是荷包蛋
多靈巧 多舒展 的 蛋
醜得倒入我懷 可愛極了
真是懷念的一個晨
極難得的餵一個美美的胃
人生難得是清閒自在
好舒服的一餐
朵朵紹乎心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舌尖的躍動--嘉義市米拉貝爾
米拉貝爾 對胃口不大的人而言 是很恰當的選擇
言下之意
大胃王或鐵漢子只能當填胃縫的點心來享用
到餐廳用餐 最大的壓力
是胃與胸口的國道回堵了
隨性
路經米拉貝爾
隨性 一坐
不算精緻 不算粗獷 不算家傳台風的內裝
但
坐來 是舒服的
一進門左側的書報區
報紙是即時的 雜誌是有歷史的
最愛的是 臨窗的白沙發
窩著窩著
像是有人從身後穩穩抱住般的穩當與安心
但 桌面小了些 不宜晚餐時使用
一坨隨性的黑糖片 恣意的灑在巧克力歐蕾上
看得出何模樣?沒瞧出來
或許
本就沒什麼
很多事 原沒特別意義
無非 就一杯飲料
隨性點唄
嫌甜太
書報區旁 有自助式的檸檬水
愛喝幾杯 隨意去
這是處 隨性所至之處
可容 一群退休卻仍得侍奉公婆的婦女皺眉抒怨
可容 一家三代各點所需的笑顏抱孫聊家務
可容 三五美少女的搜詢網誌商討旅遊行程
可容 啥也不想說不想聽的啃書族縱身書的世界
一處
任人 自在
的好所在
1
超大方的咖啡冰沙
滿滿一大杯
想喝 輕意不得
用心謹慎 方能一口一口優美啜飲
已露寒意的冬夜
口含細細冰沙
任由冰沙慢慢地漫過牙舌之間
是種自以為是的浪漫
美中不足的是
米拉貝爾的咖啡冰沙
不提供無糖口味
總覺 純粹的咖啡才叫咖啡
相較之下,立在咖啡之頂的冰淇淋
顯得含蓄的甜,很不錯
倒是 環繞著的一圈白奶花 不是我的菜
全數奉還
貪吃得嗑掉大半杯冰沙 才甘心理會這盤番茄時蔬燴飯
平心而論
第一喜歡的是這店的感覺
第二喜歡的是冰沙
第三喜歡的是西點
至於 正式飯類
還OK罷了!
因人而異吧! 飯粒有點黏 蔬菜有點少
呵!
不為喝飽飯足
為 一方容膝之所
朵朵紹乎心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尋常下廚 都是急忙忙的鍋邊敲破蛋殼就和著鍋了,
前些天
不知為何
特地將蛋敲入碗中 預備再以筷子和勻
未料 敲到第二顆時
雙胞胎滑入碗中
還是健壯的雙胞胎
和第一顆的一般蛋黃同等大小
正訝異著雙蛋黃時,原來還夾帶著小老么
一顆蛋 擠入二大一小的蛋黃
還真有點捨不得
不過 最終的命運仍是請入熱鍋中
陪海帶牙共遊大海
一生中
這樣的料理驚奇 能有幾次啊?
想著想著
這一餐隨意家常晚餐
開心多了幾分
朵朵紹乎心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嘉義市維新路上的nani是新的享受選擇,
用餐時才猛然發覺餐廳的標誌是
一位盪鞦韆的晃著馬尾巴的小女孩
好童趣,但這家的裝潢卻超簡約
遠看時還以為是小白鴿呢!
沒差,都想飛~
上桌的第一盤是手工吐司
超軟Q的,一壓立即彈回,玩了好幾次,因為可續<包>
吃到第三盤,一人二塊。
正餐沒來已快撐住了。
超可愛又飽滿的愛心拉花,啜飲幾口心猶存喲!
相較於抹茶拿鐵的大又好又美,
濃縮咖啡顯得精醇耐人尋味!
從一樓到二樓都一貫超簡約的素雅精緻風味,
唯一繽紛的是臘腸狗引著你上洗手間.........
第一碗是熱湯,滿辣的。幼兒應不適合。
杏鮑菇雖只三塊,冰脆有咬勁,配上香草,味道醞釀在舌尖上。
日式豬排義大利麵,滿厚實的脆炸,咬來卡滋卡滋的,很優~
櫻花蝦配上義大利麵,不膩,量大,女生吃來有點太飽。
Q彈清透的日式蒸蛋,有點布丁似的神韻,迥異台式的紮實厚飽。
飯後甜點--抹茶冰淇淋......超好吃的!
具濃綿的抹茶實感,全無甜膩感,
一如整家餐廳的清雅風味...
吃撐了,有沙發提供斜躺用,滿貼心的!
朵朵紹乎心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